2024年,区民政局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以法治思维统领民政工作,通过加强干部职工法治教育,不断夯实民政法治工作基础,以法治建设保障了民政工作有序开展,现将区民政局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2024年度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举措和成效
1.强化法治意识。紧紧围绕上级民政部门和区委区政府法治政府建设目标任务,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贯穿工作始终,通过党组中心组学习会、支部党员大会等,积极开展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专题学习。同时将民政业务相关法律法规列入全体干部职工大会学习内容,将普法与行政执法紧密结合,不断提高干部职工法治思维和依法行政能力,提升民政治理水平和治理能力。
2.健全工作机制。一是推进行政决策法治化、科学化、民主化。建立“三重一大”决策机制,遵循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的基本原则,重大事项、重要干部任免、重要项目安排、大额资金使用由局班子集体讨论做出决定。二是实行法律顾问聘任制度。积极引导律师参与民政工作中的重大行政决策、重大项目合同及涉法事项的法律审核工作,为全区民政工作提供坚实的法治保障。三是完善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对重要文件、合同的拟制,实行由起草股室初审、法律顾问协审、班子集体决策的公平竞争审查模式。四是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在作出重大行政处罚之前,先行开展法制审核,由班子集体研究讨论。五是实行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机制。对申请低保对象的认定,由属地根据其家庭经济状况核查报告反馈数据,结合申请对象实际情况进行综合认定。
3.严格依法行政。一是严格行政审批。对结婚登记即办件立即办理。对行政许可、行政给付等审批事项,做到一次性告知,材料齐全立即办理。2024年共受理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成立登记申请13件,办结率达100%。二是严格按照《信访工作条例》规定,按照“如期受理、上户告知、答复反馈”程序,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了民政信访件、12345政府热线的回复办理工作。三是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积极推进高龄补贴申请“不见面审批”服务,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全面依法加强社会组织、养老机构的监管,强化年检(年报)等监管力度,促进社会组织、养老机构依法依规运营。2024年,区民政局无行政诉讼案件。
4.主动接受监督。一是城市低保、高龄补贴、养老政策、财务预决算等信息及时在信息公开网站予以公开。二是主要民政事项的办事流程、依据、经办人、咨询投诉电话全部录入政务服务网。社会救助政策公示做到镇(街道、园区)、村(社区)全覆盖,公布了举报电话。三是完成建议提案办理工作。将建议提案办理作为接受监督、了解民意、提升工作质量的重要抓手,及时回应代表委员关切,按时完成13件建议提案的办理工作,满意率达100%。
二、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存在的不足和原因
主要表现在:基层民政系统工作人员岗位经常调整,有的存在业务不够熟练、法治意识不强的问题。涉及执法股室人员普遍偏少,导致执法力量配备不足。在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上,存在普法手段和方式较单一,与服务对象的需求还存在较大差距。
三、2024年度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情况
局主要负责人长期坚持“三会一课”制度,每月组织开展一次干部职工学习会议,认真学习、宣传国家法律以及民政业务法规。将法治政府建设纳入年度民政工作计划,组织局班子定期召开会议,研究部署法治建设工作,做到法治建设与民政业务同部署、同推进。严格业务审批程序,对涉及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残疾人“两项补贴”、高龄补贴、社会组织等审批事项,完善其审批流程,做到依法行政。认真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和“三重一大”制度,做到集体研究,集体决策。严格遵守政府采购和小额工程有关规定,主动接受纪委、审计等部门的监督检查。加强机关作风建设,要求全体干部职工落实“首问责任制”,对来访的群众做到热情接待、详细解释各项政策,努力站群众“一次不跑”或“只跑一次”。
四、2025年度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安排
1.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进一步压实法治政府建设工作的主体责任,坚持“三会一课”制度,积极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国家法律法规以及民政政策,将依法行政作为全体民政干部的共同遵循。
2.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继续推进公平竞争审查、信用体系建设、婚姻登记“跨省通办”、“一件事一次办”等事务,加强对工作人员的业务知识培训,提高服务人员的业务能力和水平。
3、加强互联网监管。运用“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平台开展监督检查,规范行政执法自由裁量权的行使,做到社会组织、养老机构监管常态化。
4、提升普法工作实效。严格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切实增强普法宣传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