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28预测 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公报(第一号)
——pc28预测 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顺利完成
pc28预测 统计局
pc28预测 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
2020年3月6日
根据《全国经济普查条例》和《国务院关于开展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的通知》(国发〔2017〕53号),以及《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认真做好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的通知》(赣府字〔2018〕2号)和南昌市《关于认真做好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的通知》(洪府字[2018]4号)的要求,我区进行了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普查的标准时点为2018年12月31日,普查的时期资料为2018年度,普查对象是全区从事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活动的全部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和个体经营户。按照南昌市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的统一部署,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和有关部门的密切配合下,经过全区各级普查机构和广大普查人员的艰辛努力以及全区范围内普查对象的积极参与,pc28预测 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全面完成机构组建、单位清查、现场登记、数据检查、审核汇总等各项任务,取得显著成效和丰硕成果。
一、加强组织领导
2018年7月19日,pc28预测-pc28预测网 成立了由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任组长的pc28预测 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pc28预测 统计局,由28个单位组成。按照“全区统一领导、部门分工协作、镇街园区分级负责、各方共同参与”的组织实施原则,全区镇街园区均建立了普查机构,为普查工作开展提供了坚实的组织保障。各镇街园区全面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实施,做到人员到位、措施到位、经费到位。参与普查工作的相关部门积极主动履职,充分发挥各自职能,提供多方保障,确保了普查的顺利实施。
二、全面摸清家底
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后的一次重大国情国力调查,是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对国民经济进行的一次“全面体检”。2019年1月1日至4月30日,全区500余名普查人员戮力攻坚,对我区从事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和抽取的个体经营户逐一入户完成数据采集。通过这次普查,既摸清了我区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规模、布局和效益,了解了产业组织、产业结构、产业技术、产业形态的现状以及各生产要素的构成,也掌握了全部法人单位资产负债状况和新兴产业发展情况,进一步查实了各类单位的基本情况和主要产品产量、服务活动,全面摸清了家底。
三、工作扎实推进
区经普办认真总结清查工作经验, 结合我区实际情况,于2018年12月29日召开了全区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动员部署会,要求各镇街、园区和相关部门继续加强领导,提高认识,明确责任,建立审核机制,承担起本级入户登记和数据质量审核把关任务。区经普办通过全面解读普查方案、普查员手册,多次举办培训会方式,指导普查员弄懂吃透普查方案,并顺利完成普查登记工作。
四、宣传工作到位
我区利用多媒体大屏幕、网站、纸质印刷品等开展多层次、多形式、全方位的宣传,营造出依法开展普查、依法填报普查数据的良好局面。通过张贴标语、悬挂横幅、发放告知书等方式宣传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的有关知识,营造浓厚的宣传氛围,使广大群众和普查对象理解、支持、配合四经普工作,为开展入户登记奠定良好的基础。
五、严格依法依规
全区各级普查机构和广大普查人员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和《全国经济普查条例》,严格履行独立普查、独立报告职责,依法保护普查对象资料。通过建立健全普查数据质量追溯和问责机制,加大普查违纪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确保普查规范有效开展。区经普办还对外公布了举报电话和邮箱,接受社会各界对普查工作的检查和监督,确保了普查依法依规顺利推进。
六、确保数据质量
在普查上户登记阶段过程中,为了确保数据质量,我区成立检查小组,并对专业人员进行分组,不定期对数据质量进行复查,特别是对于一些问题相对比较集中的普查小区,检查小组地毯式核查,并提出整改意见,保障普查数据真实可靠。
总体来看,pc28预测 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充分运用了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普查全过程公开透明,全面摸清了我区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家底,能够真实反映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达到了预期目标。普查结果显示,2018年末,全区共有从事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活动的法人单位10348个,与2013年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相比,增长93.3%;从业人员165429人,增长-31.33%;产业活动单位11288个,增长94.3%;个体经营户17066个。
pc28预测 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公报(第二号)
——单位基本情况
pc28预测 统计局
pc28预测 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
2020年3月6日
根据pc28预测 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现将我区单位的基本情况、从业人员、资产负债状况和营业收入公布如下:
一、单位基本情况
2018年末,全区共有从事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活动的法人单位10348个,比2013年末(2013年是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年份,下同)增加4995个,增长93.3%;产业活动单位11288个,增加5481个,增长94.3%;个体经营户17066个。在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法人单位中,位居前三位的行业是:批发和零售业2688个,占26.0%;租赁和商务服务业1634个,占15.8%;制造业1632个,占15.8%。在个体经营户中,位居前三位的行业是:批发和零售业7992个,占46.8%;住宿和餐饮业3489个,占20.4%;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1906个,占11.2%(详见表2-1)。
表2-1 按行业门类分组的法人单位与个体经营户 |
||||
|
法人单位 |
个体经营户 |
||
数量(个) |
比重(%) |
数量(个) |
比重(%) |
|
合 计 |
10348 |
100 |
17066 |
100 |
采矿业 |
— |
— |
— |
— |
制造业 |
1632 |
15.8 |
646 |
3.8 |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
9 |
0.1 |
— |
— |
建筑业 |
940 |
9.1 |
1316 |
7.7 |
批发和零售业 |
2688 |
26.0 |
7992 |
46.8 |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
123 |
1.2 |
684 |
4.0 |
住宿和餐饮业 |
129 |
1.3 |
3489 |
20.4 |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
746 |
7.2 |
123 |
0.7 |
金融业 |
60 |
0.6 |
— |
— |
房地产业 |
299 |
2.9 |
175 |
1.0 |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
1634 |
15.8 |
262 |
1.6 |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
696 |
6.7 |
36 |
0.2 |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
29 |
0.3 |
35 |
0.2 |
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 |
307 |
2.9 |
1906 |
11.2 |
教育 |
240 |
2.3 |
129 |
0.8 |
卫生和社会工作 |
97 |
0.9 |
102 |
0.6 |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
297 |
2.9 |
171 |
1.0 |
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
411 |
4.0 |
— |
— |
注:表中合计数含从事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和兼营第二、三产业活动的农、林、牧、渔业法人单位与个体经营户。 |
2018年末,全区共有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企业法人单位9660个,比2013年末增加5101个,增长111.9%。其中,内资企业占99.6%,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占0.3%,外商投资企业占0.1%。内资企业中,国有企业占全部企业法人单位的0.4%,私营企业占79.5%(详见表2-2)。
表2-2 按登记注册类型分组的企业法人单位 |
||
|
单位数(个) |
比重(%) |
合 计 |
9660 |
100 |
内资企业 |
9624 |
99.6 |
国有企业 |
41 |
0.4 |
集体企业 |
29 |
0.3 |
股份合作企业 |
42 |
0.4 |
联营企业 |
— |
— |
有限责任公司 |
1712 |
17.7 |
股份有限公司 |
126 |
1.3 |
私营企业 |
7674 |
79.5 |
其他企业 |
— |
— |
港、澳、台商投资企业 |
23 |
0.3 |
外商投资企业 |
13 |
0.1 |
二、从业人员
2018年末,全区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165429人,比2013年末减少75509人,下降31.3%。其中女性从业人员76845人。第二产业的从业人员为83521人,减少82705人,下降49.8%;第三产业的从业人员81908人,增加7196人,增长9.6%。
在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中,位居前三位的行业是:制造业58542人,占35.4%;建筑业24845人,占15.0%;批发和零售业18216人,占11.0%。(详见表2-3)。
表2-3 按行业门类分组的法人单位与个体经营户从业人员 |
||
|
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人) |
|
其中:女性 |
||
合 计 |
165429 — 58542 187 24845 18216 1549 2383 |
76845 |
采矿业 |
— |
|
制造业 |
35773 |
|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
39 |
|
建筑业 |
3996 |
|
批发和零售业 |
8315 |
|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
414 |
|
住宿和餐饮业 |
1590 |
|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
10877 2838 4041 8468 6734 656 2295 7424 6201 3216 6927 |
3559 |
金融业 |
1207 |
|
房地产业 |
1705 |
|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
3403 |
|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
2064 |
|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
249 |
|
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 |
1181 |
|
教育 |
5019 |
|
卫生和社会工作 |
4186 |
|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
1404 |
|
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
2727 |
|
注:表中合计数含从事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的法人单位与个体经营户从业人员。 |
三、资产负债状况和营业收入
2018年末,全区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3531.32亿元。其中,第二产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占比为33.0%,第三产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占比为67.0%。法人单位负债合计2217.73亿元。其中,第二产业法人单位负债合计占比为32.5%,第三产业法人单位负债合计占比为67.5%。
2018年,全区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企业法人单位实现营业收入1706.88亿元。其中,第二产业营业收入占比为71.0%,第三产业营业收入占比为29.0%(详见表2-4)。
表2-4 按行业门类分组的单位资产负债状况和营业收入 |
|||
|
法人单位 资产总计 (亿元) |
法人单位 负债合计 (亿元) |
企业法人单位 营业收入 (亿元) |
合 计 |
3531.32 |
2217.73 |
1706.88 |
采矿业 |
— |
— |
— |
制造业 |
324.03 |
150.42 |
389.06 |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
720.00 |
500.95 |
695.09 |
建筑业 |
119.60 |
68.55 |
127.55 |
批发和零售业 |
228.89 |
155.37 |
313.87 |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
6.43 |
5.62 |
5.55 |
住宿和餐饮业 |
4.51 |
1.45 |
3.26 |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
85.70 |
94.28 |
26.62 |
金融业 |
— |
— |
— |
房地产业 |
445.60 |
364.00 |
42.95 |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
585.50 |
310.80 |
22.56 |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
705.34 |
438.75 |
20.13 |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
63.46 |
60.42 |
1.07 |
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 |
3.75 |
1.91 |
3.17 |
教育 |
17.02 |
1.95 |
1.29 |
卫生和社会工作 |
35.56 |
13.47 |
5.55 |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
24.40 |
2.62 |
2.76 |
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
161.28 |
47.07 |
46.40 |
注:表中合计数含从事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的单位数据。表中企业法人单位,包括机构类型为企业的法人单位,以及执行企业会计制度的事业法人单位、民办非企业法人单位和基金会,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除宗教活动场所以外的机构类型为其他组织机构的法人单位。 |
注释:
[1]三次产业的划分:
第一产业是指农、林、牧、渔业(不含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
第二产业是指采矿业(不含开采专业及辅助性活动),制造业(不含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
第三产业即服务业,是指除第一产业、第二产业以外的其他行业。第三产业包括: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住宿和餐饮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金融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教育,卫生和社会工作,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国际组织,以及农、林、牧、渔业中的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采矿业中的开采专业及辅助性活动,制造业中的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
[2]单位的划分:
法人单位是指有权拥有资产、承担负债,并独立从事社会经济活动(或与其他单位进行交易)的组织。法人单位应同时具备以下条件:
(1)依法成立,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能够独立承担负债和其他民事责任;
(2)独立拥有和使用(或受权使用)资产,有权与其他单位签订合同;
(3)会计上独立核算,能够编制资产负债表等会计报表。
法人单位包括企业法人、事业单位法人、机关法人、社会团体法人、其他法人等。
产业活动单位是指位于一个地点,从事一种或主要从事一种社会经济活动的组织或组织的一部分。产业活动单位应同时具备以下条件:
(1)在一个场所从事一种或主要从事一种社会经济活动;
(2)相对独立地组织生产活动或经营活动;
(3)能提供收入或者支出等相关资料。
[3]表中的合计数和部分计算数据因小数取舍而产生的误差,均未作机械调整。
pc28预测 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公报(第三号)
——第二产业基本情况
pc28预测 统计局
pc28预测 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
2020年3月6日
根据pc28预测 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现将我区工业和建筑业的主要数据公布如下:
一、工业
(一)企业法人单位数和从业人员
2018年末,全区共有工业企业法人单位1641个,比2013年末增14.3%;从业人员10.97万人,比2013年末下降19.1%。
在工业企业法人单位中,内资企业1618个,占98.6%;港、澳、台商投资企业13个,占0.8%;外商投资企业10个,占0.6%。内资企业中,国有企业14个,占全部企业的0.9%;集体企业13个,占0.8%;私营企业1281个,占79.2%。
在工业企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中,内资企业占96.7%,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占2.6%,外商投资企业占0.6%。内资企业中,国有企业占全部企业的48.3%,集体企业占0.2%,私营企业占33.2%(详见表3-1)。
表3-1 按登记注册类型分组的工业企业法人单位和从业人员 |
||
|
企业法人单位 (个) |
从业人员 (人) |
合 计 |
1641 |
109685 |
内资企业 |
1618 |
106087 |
国有企业 |
14 |
51268 |
集体企业 |
13 |
190 |
股份合作企业 |
12 |
480 |
联营企业 |
— |
— |
有限责任公司 |
283 |
12151 |
股份有限公司 |
15 |
6834 |
私营企业 |
1281 |
35164 |
其他企业 |
— |
— |
港、澳、台商投资企业 |
13 |
2896 |
外商投资企业 |
10 |
702 |
在工业企业法人单位中,采矿业0个,制造业1632个,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9个,分别占0%、99.4%和0.6%。在工业行业大类中,纺织服装服饰业、印刷和记录媒介复制业、金属制品业企业法人单位数位居前三位,分别占35.0%、9.8%和6.8%。
在工业企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中,采矿业占0%,制造业占53.4%,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占46.6%。在工业行业大类中,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纺织服装服饰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从业人员数位居前三位,分别占46.6%、30.7%和5.4%(详见表3-2)。
表3-2 按行业大类分组的工业企业法人单位和从业人员 |
||
|
企业法人单位 (个) |
从业人员 (人) |
合 计 |
1641 |
109685 |
煤炭开采和洗选业 |
— |
— |
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 |
— |
— |
黑色金属矿采选业 |
— |
— |
有色金属矿采选业 |
— |
— |
非金属矿采选业 |
— |
— |
开采专业及辅助性活动 |
— |
— |
其他采矿业 |
— |
— |
农副食品加工业 |
59 |
807 |
食品制造业 |
42 |
495 |
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 |
13 |
1007 |
烟草制品业 |
— |
— |
纺织业 |
74 |
3025 |
纺织服装、服饰业 |
574 |
33675 |
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和制鞋业 |
8 |
176 |
木材加工和木、竹、藤、棕、草制品业 |
18 |
150 |
家具制造业 |
52 |
245 |
造纸和纸制品业 |
48 |
772 |
印刷和记录媒介复制业 |
161 |
2226 |
文教、工美、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业 |
22 |
329 |
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 |
1 |
68 |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
33 |
430 |
医药制造业 |
12 |
412 |
化学纤维制造业 |
— |
— |
橡胶和塑料制品业 |
56 |
617 |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
81 |
1083 |
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
4 |
5968 |
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
5 |
23 |
金属制品业 |
111 |
1170 |
通用设备制造业 |
57 |
987 |
专用设备制造业 |
63 |
915 |
汽车制造业 |
13 |
743 |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 |
4 |
443 |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
39 |
853 |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
43 |
1694 |
仪器仪表制造业 |
13 |
82 |
其他制造业 |
11 |
67 |
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 |
2 |
27 |
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 |
13 |
53 |
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 |
7 |
51126 |
燃气生产和供应业 |
2 |
17 |
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
— |
— |
表3-3 按行业大类分组的工业企业法人单位主要经济指标 |
|||
资产总计 (亿元) |
负债合计 (亿元) |
营业收入 (亿元) |
|
合 计 |
1044.02 |
651.36 |
1084.15 |
煤炭开采和洗选业 |
— |
— |
— |
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 |
— |
— |
— |
黑色金属矿采选业 |
— |
— |
— |
有色金属矿采选业 |
— |
— |
— |
非金属矿采选业 |
— |
— |
— |
开采专业及辅助性活动 |
— |
— |
— |
其他采矿业 |
— |
— |
— |
农副食品加工业 |
7.54 |
2.62 |
6.46 |
食品制造业 |
1.50 |
0.62 |
2.23 |
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 |
11.92 |
9.05 |
13.94 |
烟草制品业 |
0.00 |
0.00 |
0.00 |
纺织业 |
49.11 |
27.64 |
8.54 |
纺织服装、服饰业 |
47.25 |
23.89 |
97.72 |
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和制鞋业 |
1.16 |
0.96 |
0.52 |
木材加工和木、竹、藤、棕、草制品业 |
0.25 |
0.10 |
0.40 |
家具制造业 |
0.60 |
0.27 |
0.62 |
造纸和纸制品业 |
4.75 |
2.21 |
7.45 |
印刷和记录媒介复制业 |
8.11 |
3.60 |
5.94 |
文教、工美、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业 |
1.89 |
0.30 |
0.60 |
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 |
0.21 |
0.21 |
0.71 |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
3.28 |
3.43 |
1.34 |
医药制造业 |
4.60 |
2.04 |
2.78 |
化学纤维制造业 |
0.00 |
0.00 |
0.00 |
橡胶和塑料制品业 |
2.75 |
1.92 |
3.06 |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
11.70 |
7.78 |
9.58 |
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
96.20 |
28.82 |
172.89 |
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
0.01 |
0.01 |
0.01 |
金属制品业 |
6.20 |
3.73 |
8.44 |
通用设备制造业 |
12.29 |
2.43 |
8.18 |
专用设备制造业 |
4.04 |
1.69 |
2.10 |
汽车制造业 |
6.44 |
4.99 |
5.00 |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 |
1.24 |
0.59 |
1.21 |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
6.60 |
1.55 |
10.70 |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
33.54 |
19.57 |
17.76 |
仪器仪表制造业 |
0.30 |
0.14 |
0.26 |
其他制造业 |
0.06 |
0.03 |
0.09 |
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 |
0.14 |
0.03 |
0.12 |
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 |
0.35 |
0.19 |
0.41 |
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 |
719.52 |
500.87 |
694.82 |
燃气生产和供应业 |
0.48 |
0.08 |
0.27 |
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
— |
— |
— |
(二)主要经济指标
2018年末,工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1044.02亿元,比2013年末增长61.8%。负债合计651.36亿元。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084.15亿元(详见表3-3)。
(三)主要产品产量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详见表3-4。
表3-4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 |
||
产品名称 |
单位 |
产量 |
纱 |
万吨 |
0.59 |
布 |
亿米 |
0.21 |
化学纤维 |
万吨 |
— |
成品糖 |
万吨 |
— |
卷烟 |
亿支 |
— |
彩色电视机 |
万台 |
— |
其中:液晶电视机 |
万台 |
— |
家用电冰箱 |
万台 |
— |
房间空气调节器 |
万台 |
— |
粗钢 |
万吨 |
420.3 |
钢材 |
万吨 |
425.1 |
十种有色金属 |
万吨 |
— |
其中:精炼铜(电解铜) |
万吨 |
— |
原铝(电解铝) |
万吨 |
— |
水泥 |
亿吨 |
0.01 |
硫酸(折100%) |
万吨 |
— |
烧碱(折100%) |
万吨 |
— |
乙烯 |
万吨 |
— |
化肥(折100%) |
万吨 |
— |
发电机组(发电设备) |
万千瓦 |
— |
汽车 |
万辆 |
— |
大中型拖拉机 |
万台 |
— |
集成电路 |
亿块 |
— |
程控交换机 |
万线 |
— |
移动通信手持机(手机) |
万台 |
— |
微型计算机设备 |
万台 |
— |
工业机器人 |
万台(套) |
— |
二、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
2018年末,全区从事战略性新兴产业生产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法人单位9个,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法人单位的4.2%。其中,新材料产业1个,占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法人单位的11%;生物产业3个,占33%;节能环保产业0个,占0%。
三、建筑业
(一)企业法人单位数和从业人员
2018年末,全区共有建筑业企业法人单位940个,从业人员24845人,分别比2013年末增长224.8%和下降19.3%。
建筑业企业法人单位中,内资企业939个,占99.9%。其中,国有企业占内资企业的0.4%,集体企业占0.7%,私营企业占81.6%。
建筑业企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中,内资企业占99.8%。其中,国有企业占内资企业的0.5%,集体企业占4.4%,私营企业占30.7%(详见表3-5)。
表3-5 按登记注册类型分组的建筑业企业法人单位和从业人员 |
|||
|
企业法人单位(个) |
从业人员(人) |
|
|
合 计 |
940 |
24845 |
|
内资企业 |
939 |
24807 |
|
国有企业 |
4 |
122 |
|
集体企业 |
7 |
1103 |
|
股份合作企业 |
1 |
10 |
|
联营企业 |
— |
— |
|
有限责任公司 |
150 |
15264 |
|
股份有限公司 |
10 |
531 |
|
私营企业 |
767 |
7613 |
|
其他内资企业 |
— |
— |
|
港、澳、台商投资企业 |
1 |
38 |
|
外商投资企业 |
0 |
0 |
建筑业企业法人单位中,房屋建筑业占22.7%,土木工程建筑业占15.4%,建筑安装业占21.4%,建筑装饰、装修和其他建筑业占40.4%。
建筑业企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中,房屋建筑业占28.1%,土木工程建筑业占20.5%,建筑安装业占42.3%,建筑装饰、装修和其他建筑业占9.1%(详见表3-6)。
表3-6 按行业分组的建筑业企业法人单位和从业人员 |
|||
|
企业法人单位 (个) |
从业人员 (人) |
|
|
合 计 |
940 |
24845 |
|
房屋建筑业 |
213 |
6992 |
|
土木工程建筑业 |
144 |
5082 |
|
建筑安装业 |
202 |
10518 |
|
建筑装饰、装修和其他建筑业 |
381 |
2253 |
(二)主要经济指标
2018年末,建筑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118.89亿元,比2013年末增长132.9%。负债合计68.54亿元。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27.55亿元(详见表3-7)。
表3-7 按行业分组的建筑业企业法人单位主要经济指标 |
||||||||
|
资产总计(亿元) |
负债合计(亿元) |
营业收入(亿元) |
|||||
|
合 计 |
118.89 |
68.54 |
127.55 |
||||
|
房屋建筑业 |
42.20 |
18.86 |
42.51 |
||||
|
土木工程建筑业 |
31.32 |
15.57 |
43.25 |
||||
|
建筑安装业 |
31.29 |
24.93 |
33.78 |
||||
|
建筑装饰、装修和其他建筑业 |
14.08 |
9.19 |
8.01 |
||||
注释:
[1]本公报中的企业法人单位,包括机构类型为企业的法人单位,以及执行企业会计制度的事业法人单位、民办非企业法人单位和基金会,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除宗教活动场所以外的机构类型为其他组织机构的法人单位。
[2]表中的合计数和部分计算数据因小数取舍而产生的误差,均未作机械调整。
pc28预测 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公报(第四号)
——第三产业基本情况之一
pc28预测 统计局
pc28预测 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
2020年3月6日
根据pc28预测 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现将我区第三产业中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住宿和餐饮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的主要数据公布如下:
一、批发和零售业
(一)企业法人单位数和从业人员
2018年末,全区共有批发和零售业企业法人单位2688个,从业人员18216人,分别比2013年末增长79.9%和下降15.4%。
在批发和零售业企业法人单位中,批发业占69.5%,零售业占30.5%。在批发和零售业企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中,批发业占54.7%,零售业占45.3%(详见表4-1)。
在批发和零售业企业法人单位中,内资企业占99.9%,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占0.1%,外商投资企业占0%。
在批发和零售业企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中,内资企业占98.2%,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占1.8%,外商投资企业占0%(详见表4-2)。
表4-1 按行业中类分组的批发和零售业企业法人单位和从业人员 |
||
|
企业法人单位 (个) |
从业人员 (人) |
合 计 |
2688 |
18216 |
批发业 |
1867 |
9969 |
农、林、牧、渔产品批发 |
38 |
210 |
食品、饮料及烟草制品批发 |
138 |
869 |
纺织、服装及家庭用品批发 |
212 |
1204 |
文化、体育用品及器材批发 |
131 |
843 |
医药及医疗器材批发 |
98 |
879 |
矿产品、建材及化工产品批发 |
385 |
2074 |
机械设备、五金产品及电子产品批发 |
313 |
1428 |
贸易经纪与代理 |
413 |
1902 |
其他批发业 |
139 |
560 |
零售业 |
821 |
8247 |
综合零售 |
81 |
591 |
食品、饮料及烟草制品专门零售 |
67 |
442 |
纺织、服装及日用品专门零售 |
68 |
191 |
文化、体育用品及器材专门零售 |
49 |
283 |
医药及医疗器材专门零售 |
64 |
2237 |
汽车、摩托车、零配件和燃料及其他动力销售 |
121 |
2878 |
家用电器及电子产品专门零售 |
102 |
495 |
五金、家具及室内装饰材料专门零售 |
131 |
471 |
货摊、无店铺及其他零售业 |
138 |
659 |
表4-2 按登记注册类型分组的批发和零售业企业法人单位和从业人员 |
||
|
企业法人单位 (个) |
从业人员 (人) |
合 计 |
2688 |
18216 |
内资企业 |
2686 |
17896 |
国有企业 |
4 |
12 |
集体企业 |
4 |
23 |
股份合作企业 |
22 |
93 |
联营企业 |
— |
— |
有限责任公司 |
523 |
7044 |
股份有限公司 |
21 |
153 |
私营企业 |
2112 |
10571 |
其他企业 |
— |
— |
港、澳、台商投资企业 |
2 |
320 |
外商投资企业 |
— |
— |
(二)主要经济指标
2018年末,批发和零售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228.89亿元,比2013年末增长101.9%。其中,批发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180.79亿元,零售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48.10亿元,分别比2013年末增长136%和30.7%。负债合计155.37亿元。全年实现营业收入313.87亿元(详见表4-3)。
表4-3 按行业中类分组的批发和零售业企业法人单位主要经济指标 |
|||
|
资产总计 (亿元) |
负债合计 (亿元) |
营业收入 (亿元) |
合 计 |
228.89 |
155.37 |
313.87 |
批发业 |
180.79 |
119.72 |
222.07 |
农、林、牧、渔产品批发 |
5.00 |
4.30 |
2.39 |
食品、饮料及烟草制品批发 |
7.63 |
5.25 |
4.04 |
纺织、服装及家庭用品批发 |
7.50 |
4.82 |
14.51 |
文化、体育用品及器材批发 |
9.41 |
4.86 |
12.45 |
医药及医疗器材批发 |
7.99 |
5.92 |
11.46 |
矿产品、建材及化工产品批发 |
108.32 |
78.41 |
143.63 |
机械设备、五金产品及电子产品批发 |
9.28 |
5.19 |
11.87 |
贸易经纪与代理 |
20.26 |
9.07 |
17.08 |
其他批发业 |
5.41 |
1.89 |
4.63 |
零售业 |
48.10 |
35.64 |
91.80 |
综合零售 |
1.71 |
1.55 |
4.89 |
食品、饮料及烟草制品专门零售 |
1.31 |
0.73 |
2.10 |
纺织、服装及日用品专门零售 |
0.65 |
0.36 |
0.38 |
文化、体育用品及器材专门零售 |
1.94 |
0.82 |
2.47 |
医药及医疗器材专门零售 |
7.58 |
6.02 |
10.12 |
汽车、摩托车、零配件和燃料及其他动力销售 |
27.95 |
22.74 |
62.49 |
家用电器及电子产品专门零售 |
2.78 |
1.51 |
4.04 |
五金、家具及室内装饰材料专门零售 |
2.14 |
1.18 |
1.57 |
货摊、无店铺及其他零售业 |
2.04 |
0.73 |
3.74 |
二、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一)企业法人单位数和从业人员
2018年末,全区共有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企业法人单位123个,从业人员1549人,分别比2013年末增长108.5%和89.4%(详见表4-4)。
表4-4 按行业大类分组的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企业法人单位和从业人员 |
||
|
企业法人单位 (个) |
从业人员 (人) |
合 计 |
123 |
1549 |
铁路运输业 |
— |
— |
道路运输业 |
69 |
800 |
水上运输业 |
— |
— |
航空运输业 |
1 |
— |
管道运输业 |
— |
— |
多式联运和运输代理业 |
17 |
182 |
装卸搬运和仓储业 |
28 |
314 |
邮政业 |
8 |
253 |
在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企业法人单位中,内资企业占100%,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占0%,外商投资企业占0%。
在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企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中,内资企业占100%,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占0%,外商投资企业占0%(详见表4-5)。
表4-5 按登记注册类型分组的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企业法人单位和从业人员 |
||
|
企业法人单位 (个) |
从业人员 (人) |
合 计 |
123 |
1549 |
内资企业 |
123 |
1549 |
国有企业 |
1 |
3 |
集体企业 |
— |
— |
股份合作企业 |
— |
— |
联营企业 |
— |
— |
有限责任公司 |
24 |
455 |
股份有限公司 |
1 |
2 |
私营企业 |
97 |
1089 |
其他企业 |
— |
— |
港、澳、台商投资企业 |
— |
— |
外商投资企业 |
— |
— |
(二)主要经济指标
2018年末,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6.43亿元,比2013年末增长56.4%。负债合计5.62亿元。全年实现营业收入5.55亿元(详见表4-6)。
表4-6 按行业大类分组的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企业法人单位主要经济指标 |
|||
|
资产总计 (亿元) |
负债合计 (亿元) |
营业收入 (亿元) |
合 计 |
6.43 |
5.62 |
5.55 |
铁路运输业 |
— |
— |
— |
道路运输业 |
3.21 |
3.41 |
3.45 |
水上运输业 |
— |
— |
— |
航空运输业 |
— |
— |
— |
管道运输业 |
— |
— |
— |
多式联运和运输代理业 |
0.66 |
0.26 |
0.97 |
装卸搬运和仓储业 |
2.40 |
1.83 |
0.83 |
邮政业 |
0.16 |
0.12 |
0.30 |
三、住宿和餐饮业
(一)企业法人单位数和从业人员
2018年末,全区共有住宿和餐饮业企业法人单位129个,从业人员2383人,分别比2013年末增长92.5%和下降17.6%。
在住宿和餐饮业企业法人单位中,住宿业占38.8%,餐饮业占61.2%。在住宿和餐饮业企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中,住宿业占62.2%,餐饮业占37.8%(详见表4-7)。
在住宿和餐饮业企业法人单位中,内资企业占100%,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占0%,外商投资企业占0%。
在住宿和餐饮业企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中,内资企业占100%,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占0%,外商投资企业占0%(详见表4-8)。
表4-7 按行业中类分组的住宿和餐饮业企业法人单位和从业人员 |
||
|
企业法人单位 (个) |
从业人员 (人) |
合 计 |
129 |
2383 |
住宿业 |
50 |
1482 |
旅游饭店 |
6 |
122 |
一般旅馆 |
39 |
1301 |
民宿服务 |
— |
— |
露营地服务 |
— |
— |
其他住宿业 |
5 |
59 |
餐饮业 |
79 |
901 |
正餐服务 |
65 |
788 |
快餐服务 |
2 |
55 |
饮料及冷饮服务 |
— |
— |
餐饮配送及外卖送餐服务 |
5 |
21 |
其他餐饮业 |
7 |
37 |
表4-8 按登记注册类型分组的住宿和餐饮业企业法人单位和从业人员 |
||
|
企业法人单位 (个) |
从业人员 (人) |
合 计 |
129 |
2383 |
内资企业 |
129 |
2383 |
国有企业 |
1 |
162 |
集体企业 |
— |
— |
股份合作企业 |
— |
— |
联营企业 |
— |
— |
有限责任公司 |
15 |
166 |
股份有限公司 |
— |
— |
私营企业 |
112 |
2000 |
其他企业 |
1 |
55 |
港、澳、台商投资企业 |
— |
— |
外商投资企业 |
— |
— |
(二)主要经济指标
2018年末,住宿和餐饮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4.51亿元,比2013年末下降50%。其中,住宿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3.57亿元,餐饮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0.94亿元,分别比2013年末下降4%和82.3%。负债合计1.45亿元。全年实现年营业收入3.26亿元(详见表4-9)。
表4-9 按行业中类分组的住宿和餐饮业企业法人单位主要经济指标 |
|||
|
资产总计 (亿元) |
负债合计 (亿元) |
营业收入 (亿元) |
合 计 |
4.51 |
1.45 |
3.26 |
住宿业 |
3.57 |
1.03 |
2.32 |
旅游饭店 |
0.31 |
0.06 |
0.22 |
一般旅馆 |
3.03 |
0.87 |
1.99 |
民宿服务 |
— |
— |
— |
露营地服务 |
— |
— |
— |
其他住宿业 |
0.23 |
0.10 |
0.11 |
餐饮业 |
0.94 |
0.42 |
0.94 |
正餐服务 |
0.89 |
0.41 |
0.87 |
快餐服务 |
0.01 |
0.00 |
0.01 |
饮料及冷饮服务 |
— |
— |
— |
餐饮配送及外卖送餐服务 |
0.01 |
0.01 |
0.02 |
其他餐饮业 |
0.03 |
0.00 |
0.04 |
四、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一)企业法人单位数和从业人员
2018年末,全区共有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742个,从业人员11729人,分别比2013年末增长237.3%和31.1%(详见表4-10)。
表4-10 按行业大类分组的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企业法人单位和从业人员 |
||
|
企业法人单位 (个) |
从业人员 (人) |
合 计 |
742 |
11729 |
电信、广播电视和卫星传输服务 |
17 |
7452 |
互联网和相关服务 |
53 |
552 |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
672 |
3725 |
在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中,内资企业占100%,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占0%,外商投资企业占0%。
在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中,内资企业占100%,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占0%,外商投资企业占0%(详见表4-11)。
表4-11 按登记注册类型分组的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企业法人单位和从业人员 |
||
|
企业法人单位 (个) |
从业人员 (万人) |
合 计 |
742 |
11729 |
内资企业 |
742 |
11729 |
国有企业 |
1 |
1 |
集体企业 |
— |
— |
股份合作企业 |
— |
— |
联营企业 |
— |
— |
有限责任公司 |
111 |
7356 |
股份有限公司 |
10 |
1081 |
私营企业 |
620 |
3291 |
其他企业 |
— |
— |
港、澳、台商投资企业 |
— |
— |
外商投资企业 |
— |
— |
(二)主要经济指标
2018年末,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82.94亿元,比2013年末增长33.4%。负债合计94.23亿元。全年实现营业收入26.62亿元(详见表4-12)。
表4-12 按行业大类分组的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企业法人单位主要经济指标 |
|||
|
资产总计 (亿元) |
负债合计 (亿元) |
营业收入 (亿元) |
合 计 |
82.94 |
94.23 |
26.62 |
电信、广播电视和卫星传输服务 |
66.96 |
87.70 |
12.44 |
互联网和相关服务 |
1.20 |
0.89 |
0.91 |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
14.78 |
5.64 |
13.27 |
五、房地产业
(一)企业法人单位数和从业人员
2018年末,全区共有房地产业企业法人单位299个,比2013年末增长124.8%。其中,房地产开发经营企业63个,物业管理企业118个,房地产中介服务企业81个,分别比2013年末增长 26%、76.1%和1057.1%。
2018年末,全区房地产业企业法人单位的从业人员为4041人,比2013年末增长52.0%。其中,房地产开发经营企业1057人,物业管理企业1994人,房地产中介服务企业660人,分别比2013年末下降3.0%、增长41.7%和增长1122.2%(详见表4-15)。
表4-15 按行业中类分组的房地产业企业法人单位和从业人员 |
||
|
企业法人单位(个) |
从业人员(人) |
合 计 |
299 |
4041 |
房地产开发经营 |
63 |
1057 |
物业管理 |
118 |
1994 |
房地产中介服务 |
81 |
660 |
房地产租赁经营 |
35 |
326 |
其他房地产业 |
2 |
4 |
(二)主要经济指标
2018年末,全区房地产业企业法人单位的资产总计为445.60亿元,比2013年末增长139.7%。其中,房地产开发经营企业389.67亿元,物业管理企业 17.80亿元,房地产中介服务企业6.00 亿元,分别比2013年末增长116.84%, 304.5%和 275.0%。负债合计 364亿元。全年实现营业收入42.95亿元(详见表4-16)。
表4-16 按行业中类分组的房地产业企业法人单位主要经济指标 |
|||
|
资产总计 (亿元) |
负债合计 (亿元) |
营业收入 (亿元) |
合 计 |
445.60 |
364.00 |
42.95 |
房地产开发经营 |
389.67 |
317.85 |
28.06 |
物业管理 |
17.80 |
12.56 |
3.37 |
房地产中介服务 |
6.00 |
4.70 |
2.16 |
房地产租赁经营 |
32.13 |
28.89 |
9.36 |
其他房地产业 |
0.00 |
0.00 |
0.00 |
六、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一)企业法人单位数和从业人员
2018年末,全区共有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1620个,从业人员7982人,分别比2013年末增长225.6%和49.8%。
在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中,租赁业占8.6%,商务服务业占91.4%。在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中,租赁业占8.2%,商务服务业占91.8%(详见表4-17)。
表4-17 按行业大类分组的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和从业人员 |
|
||
|
企业法人单位(个) |
从业人员(人) |
|
合 计 |
1620 |
7982 |
|
租赁业 |
139 |
655 |
|
商务服务业 |
1481 |
7327 |
|
在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中,内资企业占99.8%,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占0.1%,外商投资企业占0.1%。
在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中,内资企业占99.9%,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占0.1%,外商投资企业占0.0%(详见表4-18)。
表4-18 按登记注册类型分组的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和从业人员 |
|
||
|
企业法人单位(个) |
从业人员(人) |
|
合 计 |
1620 |
8220 |
|
内资企业 |
1617 |
8209 |
|
国有企业 |
3 |
96 |
|
集体企业 |
2 |
82 |
|
股份合作企业 |
1 |
2 |
|
联营企业 |
_ |
_ |
|
有限责任公司 |
266 |
1932 |
|
股份有限公司 |
27 |
86 |
|
私营企业 |
1317 |
5996 |
|
其他企业 |
1 |
15 |
|
港、澳、台商投资企业 |
1 |
8 |
|
外商投资企业 |
2 |
3 |
|
(二)主要经济指标
2018年末,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582.22%亿元,比2013年末增长135.3%。其中,租赁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4.99亿元,商务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577.23亿元。负债合计310.48亿元。全年实现营业收入22.56亿元。(详见表4-19)。
表4-19 按行业大类分组的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主要经济指标 |
|||
|
资产总计 (亿元) |
负债合计 (亿元) |
营业收入 (亿元) |
合 计 |
582.22 |
310.48 |
22.56 |
租赁业 |
4.99 |
3.00 |
1.83 |
商务服务业 |
577.23 |
307.48 |
20.73 |
注释:
[1]本公报中的企业法人单位,包括机构类型为企业的法人单位,以及执行企业会计制度的事业法人单位、民办非企业法人单位和基金会,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除宗教活动场所以外的机构类型为其他组织机构的法人单位。
[2]表中的合计数和部分计算数据因小数取舍而产生的误差,均未作机械调整。
pc28预测 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公报(第五号)
——第三产业基本情况之二
pc28预测 统计局
pc28预测 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
2020年3月6日
根据pc28预测 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现将我区第三产业中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教育,卫生和社会工作,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的主要数据公布如下:
一、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一)法人单位数和从业人员
2018年末,全区共有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法人单位696个,从业人员6734人。其中,企业法人单位676个,从业人员5885人,分别比2013年末增长257.7%和41.3%(详见表5-1)。
表5-1 按行业大类分组的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和从业人员 |
||
|
企业法人单位(个) |
从业人员(人) |
合 计 |
676 |
5885 |
研究和试验发展 |
77 |
394 |
专业技术服务业 |
418 |
4730 |
科技推广和应用服务业 |
181 |
761 |
在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中,内资企业占99.9%,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占0.1%,外商投资企业占0%。
在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中,内资企业占99.0%,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占1.0%,外商投资企业占0%(详见表5-2)。
表5-2 按登记注册类型分组的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和从业人员 |
||
|
企业法人单位(个) |
从业人员(人) |
合 计 |
676 |
5885 |
内资企业 |
675 |
5826 |
国有企业 |
10 |
948 |
集体企业 |
1 |
13 |
股份合作企业 |
1 |
11 |
联营企业 |
— |
— |
有限责任公司 |
117 |
2136 |
股份有限公司 |
6 |
73 |
私营企业 |
540 |
2645 |
其他企业 |
— |
— |
港、澳、台商投资企业 |
1 |
59 |
外商投资企业 |
— |
— |
(二)主要经济指标
2018年末,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700.39亿元,比2013年末增长3592.1%。负债合计437.84亿元。全年实现营业收入20.13亿元(详见表5-3)。
表5-3 按行业大类分组的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主要经济指标 |
|||
|
资产总计 (亿元) |
负债合计 (亿元) |
营业收入 (亿元) |
合 计 |
700.39 |
437.84 |
20.13 |
研究和试验发展 |
1.67 |
1.00 |
1.26 |
专业技术服务业 |
694.11 |
434.76 |
16.86 |
科技推广和应用服务业 |
4.61 |
2.08 |
2.01 |
二、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一)法人单位数和从业人员
2018年末,全区共有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法人单位29个,从业人员656人。其中,行政事业及非企业法人单位6个,从业人员208人。
(二)主要经济指标
2018年末,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62.34亿元。负债合计60.07亿元。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07亿元。
行政事业及非企业法人单位年末资产1.12亿元。本年支出(费用)合计0.72亿元。
三、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
(一)企业法人单位数和从业人员
2018年末,全区共有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307个,从业人员2295人,分别比2013年末增长122.5%和52.8%(详见表5-4)。
表5-4 按行业大类分组的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和从业人员 |
||
|
企业法人单位(个) |
从业人员(人) |
合 计 |
307 |
2295 |
居民服务业 |
76 |
905 |
机动车、电子产品和日用产品修理业 |
181 |
861 |
其他服务业 |
50 |
529 |
在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中,内资企业占100%,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占0%,外商投资企业占0%。
在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中,内资企业占100%,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占0%,外商投资企业占0%(详见表5-5)。
表5-5 按登记注册类型分组的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 企业法人单位和从业人员 |
||
|
企业法人单位(个) |
从业人员(人) |
合 计 |
307 |
2295 |
内资企业 |
307 |
2295 |
国有企业 |
1 |
— |
集体企业 |
— |
— |
股份合作企业 |
— |
— |
联营企业 |
— |
— |
有限责任公司 |
41 |
490 |
股份有限公司 |
5 |
101 |
私营企业 |
260 |
1704 |
其他企业 |
— |
— |
港、澳、台商投资企业 |
— |
— |
外商投资企业 |
— |
— |
(二)主要经济指标
2018年末,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3.75亿元,比2013年末增长121.9%。负债合计1.91亿元。全年实现营业收入3.17亿元(详见表5-6)。
表5-6 按行业大类分组的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 企业法人单位主要经济指标 |
|||
|
资产总计 (亿元) |
负债合计 (亿元) |
营业收入 (亿元) |
合 计 |
3.75 |
1.91 |
3.17 |
居民服务业 |
1.23 |
0.64 |
1.10 |
机动车、电子产品和日用产品修理业 |
2.10 |
1.07 |
1.64 |
其他服务业 |
0.42 |
0.20 |
0.43 |
四、教育
(一)法人单位数和从业人员
2018年末,全区共有教育法人单位240个,从业人员7424人,分别比2013年末增长39.5%和0.4%。其中,行政事业及非企业法人单位127个,从业人员6066人。
(二)主要经济指标
2018年末,教育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2.39亿元,比2013年增长298.3%。负债合计0.61亿元。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29亿元。
行政事业及非企业法人单位年末资产14.63亿元,本年支出(费用)合计10.88亿元。
五、卫生和社会工作
(一)法人单位数和从业人员
2018年末,全区共有卫生和社会工作法人单位97个,从业人员6201人,分别比2013年末增长36.6%和74.6%。其中,行政事业及非企业法人单位44个,从业人员4244人。
(二)主要经济指标
2018年末,卫生和社会工作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9.27亿元,比2013年增长2217.5%。负债合计4.01亿元。全年实现营业收入5.55亿元。
行政事业及非企业法人单位年末资产26.29亿元。本年支出(费用)合计19.73亿元。
六、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一)法人单位数和从业人员
2018年末,全区共有文化、体育和娱乐业法人单位297个,从业人员3216人,分别比2013年末增长222.8%和78.3%。其中,企业法人单位284个,从业人员1349人。
(二)主要经济指标
2018年末,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4.71亿元。负债合计2.03亿元。全年实现营业收入2.76亿元。
行政事业及非企业法人单位年末资产19.68亿元。本年支出(费用)合计10.69亿元。
七、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2018年末,全区共有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法人单位411个,从业人员6927人。行政事业及非企业法人单位的本年支出(费用)合计25.85亿元。
八、文化及相关产业
2018年末,全区有文化及相关产业法人单位1347个;从业人员17130人;资产总计100.15亿元。
2018年末,全区有经营性文化产业法人单位1296个;从业人员14726人;资产总计78.93亿元;全年实现营业收入46.40亿元。
2018年末,全区有公益性文化事业(含社团)法人单位51个;从业人员2404人;资产总计21.22元;全年支出(费用)11.64亿元。
注释:
[1]本公报中的企业法人单位,包括机构类型为企业的法人单位,以及执行企业会计制度的事业法人单位、民办非企业法人单位和基金会,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除宗教活动场所以外的机构类型为其他组织机构的法人单位。
[2]本公报中的行政事业及非企业法人单位,不包括执行企业会计制度的事业法人单位、民办非企业法人单位和基金会,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除宗教活动场所以外的机构类型为其他组织机构的法人单位。
[3]表中的合计数和部分计算数据因小数取舍而产生的误差,均未作机械调整。
[4] 文化及相关产业:根据《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2018)》,文化及相关产业是指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产品和文化相关产品的生产活动的集合。范围包括:一是以文化为核心内容,为直接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而进行的创作、制造、传播、展示等文化产品(包括货物和服务)的生产活动。具体包括新闻信息服务、内容创作生产、创意设计服务、文化传播渠道、文化投资运营和文化娱乐休闲服务等活动;二是为实现文化产品的生产活动所需的文化辅助生产和中介服务、文化装备生产和文化消费终端生产(包括制造和销售)等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