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强化大气污染防治的科技支撑,推动区域空气质量持续改善,3月28日,青山湖生态环境局联合江西省气象局、东华理工大学及南昌市环境工程评估中心相关专家人员前往国控南京东路235号站点开展局地气象研究现场踏勘,并赴江西省气象局进行座谈交流,旨在深化气象与生态环境协同治理,提升区域大气污染防治精细化水平。
实地踏勘:精准把脉气象环境要素
调研组一行首先抵达国控南京东路 235 号站点,围绕站点周边气象条件、污染源分布及扩散规律展开实地勘查。重点分析了站点区域的风速、风向、温度层等气象参数与空气质量数据的关联性。针对站点所处的城市商住混合区域特征,调研组围绕建筑布局对气流扩散的影响、周边污染源与气象条件的耦合机制等问题展开深入研讨,为后续建立局地气象-空气质量模型收集第一手数据。
座谈交流:构建气象环境协同机制
在江西省气象局座谈环节,省气象局的专家详细介绍了气象大数据平台的运行情况,并展示了平台在气象预报、数据分析等方面的强大功能,随后各方围绕“气象-环境”数据融合应用展开深入探讨,明确将建立常态化合作机制,推动气象数据、监测技术与环境管理的深度融合,为大气污染防治决策提供更加科学、准确的依据。
此次专项调研是落实精准治污、科学治污的重要实践,通过引入气象科技力量,赋能生态环境治理,为持续推进蓝天保卫战,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保障。未来,青山湖生态环境局将继续深化与各方的合作,不断探索创新大气污染防治的新模式、新方法,为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的持续改善,贡献更多智慧与力量。